Search


《七月與安生》是曾國祥導演的首部長片,故事改編自國內小說家安妮寶貝的同名作品,由於在本月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七月與安生》是曾國祥導演的首部長片,故事改編自國內小說家安妮寶貝的同名作品,由於在本月底公布的金馬獎獲得最佳導演、最佳女主角(兩位女角同時提名)、最佳改編劇本、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剪接等多個提名,因而備受關注。
自從趙薇的《致青春》在國內十分賣座後,青春成長及閏蜜題材的電影,像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,基本上去到令人膩的地步。這電影的故事基本上也是這種格局,兩位一起成長,親如姐妹的女孩,七月(馬思純飾)和安生(周冬雨飾),七月性格是傳統乖女孩,安生個性爽朗獨立,扮演著照顧七月的角色,步入青春期時,一同喜歡了名字例牌叫家明的男孩,摯友關係因而生變,為了友情,安生決定離開家鄕外闖⋯。這段主要是前半部分的故事,劇情實在熟口熟面,在戲院看時有種中伏感覺,不過,後半段幾個扭橋位的設計,增強番電影的可觀性。因在這故事中,三角戀只是個點子,兩個閏蜜的愛恨交纏,最終人生互換才是令人感動的地方,而兩位女角間亦充滿了男性世界「義氣」的味道。因為當安生發現自己也喜歡家明時,為了成全七月,她選擇離開。二人反目多年後,為了過新的人生,七月到上海求助安全,安全義不容辭地幫助。
兩個女主角的演出相當稱職,尤其周冬月演出的安生,追求自由、獨立、愛流浪的個性,她的確很用心去演出。可是,她的外型始終是個乖乖女,就是缺乏那種氣質,看她的演出時你會想起周迅,這個角色性格,由十多年前的周迅去演,真是百分百入型入格了,亦會令到這角色更感人。而明顯地,安生的角色設定,和監制陳可辛的舊作《如果.愛》中周迅飾演的老孫十分相似。而馬思純飾演的七月,由於大部分劇情是乖女孩角色,而她的外型亦十分配合,所以她的演出沒有周冬雨那麼吃力。
新導演有時會充滿別人的影子,除見到陳可辛風格外,片末更有岩井俊二味道,片尾字幕更向岩井俊二致敬,而更有海報標明導演是曾國祥和許月珍,唔清楚背後的故事,只覺得曾國祥處理這種感情戲是不錯的,希望他更快有自己風格。
屬成長片多於青春愛情片,以人的關係,細膩感情為主,而不是靠催淚。作為一個男性觀眾覺得是可以一看的,女性觀眾可能感受更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